能源知识

杏彩体育官网,“超级充电宝”如何驱动未来能源转型——2024世界储能大会主论坛观察

2024-11-11 05:03:28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全球对“双碳”以及能源转型问题的重视,促使新能源发展站在“聚光灯”下,储能作为其中关键一环,迎来重大机遇期。

  去年,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“阿联酋共识”,首次强调要“转型脱离化石能源”,提出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提高到目前3倍,将能源效率提高到目前2倍的目标。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计算,要实现“阿联酋共识”所设定的目标,全球的储能容量需要增加6倍。

  在这一背景下,新型储能成为实现碳达峰杏彩体育官网,、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。2024世界储能大会主论坛上,多名中外院士专家,以及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的国际组织代表、国内外储能行业机构、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会聚,围绕“谱全球储能新篇 筑安全绿色高地”主题,探讨储能产业发展方向,为行业发展献智献策。

  作为一种能够存储和释放能量的技术,储能像一个巨大的“充电宝”,在促进新能源消纳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、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 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、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徐政和解释说,风电、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、间歇性、波动性特点,为了保障电网安全和供电可靠性,发展各类储能至关重要,所以这一行业欣欣向荣。

  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正在快速增长。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、办公厅主任高东升给出一组数据,2023年新型储能产值突破3000亿元,技术水平不断提高,产业生态初步形成。

  在政策机制和市场驱动下,我国已经逐步建成了品类齐全、配套完整的新型储能产业体系。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、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苏波指出,截至今年9月底,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2万千瓦/1.28亿千瓦时,较去年年底增长约86%,今年1至8月,全国新型储能累计充放电量约260亿千瓦时,等效利用小时数约620小时,有效支撑了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可靠供应,成为未来零碳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。

  从全球看,中国-IRENA(国际可再生能源署)合作办公室负责人姜昊介绍,2023年全球储能市场继续高速发展,新增的投运项目,装机突破了50个GW,增幅将近70%。中国、欧洲和美国将继续引领全球储能市场的发展,三者的装机规模合计占全球近90%,其中中国占了50%,所以这几个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储能市场。

  但另一方面,储能正陷入自身发展的“桎梏”之中杏彩体育官网,。姜昊指出,新能源在新型电力系统占比和渗透率不断提高的同时,储能在技术、经济和市场的方面仍面临非常多的挑战。

  “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蓄水池、‘双碳’目标的压舱石,行业必须在快速增长中同步实现高质量发展。”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、董事长曾毓群表示,高可靠是行业发展的根基,高价值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内驱力。“作为一个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,只有聚焦价值竞争,创造高价值产品,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。”

  实现能源绿色转型,关键的瓶颈是应对太阳能和风能的间歇性及不可控性。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看来,要实现以储能平抑风光发电的波动,在新型电力系统的源、网、荷三侧,长时储能设施的配置都至关重要。大型储能装备应具有安全可靠、经济可行、资源可及三大技术要求。

  在我国储能装机版图中,抽水蓄能和锂电的总占比超98%。其中抽水蓄能技术成熟,但受到地理条件限制;锂电储能则具备能量密度高、能量转换效率高的优势,但由于其能量载体为固态,扩容并不方便,且对于安全控制要求较高。

  赵天寿重点介绍了一项结合上述两种储能技术优势的液流电池,其结构不同于传统的锂电,能量储存在电解液当中。杏彩平台官网,因此,此类电池的储能时长取决于液罐的大小,具有时长灵活、扩容方便的特点,适用于需求不同的源、网、荷三侧。“另外,由于储能场景的液流电池电解液是水溶液,不易着火,也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。”

  如今,在绿色、低碳产业转型引领下,储能行业开始由研发示范向产业化转型,政产学研各界都在积极寻找储能技术突破口。

  “当前,要把促进能源转型与发展好、利用好储能紧密结合起来,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。”高东升表示,要加强新型储能制造业统筹布局,强化政策支持,加快产业创新,加强资源整合,发挥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等平台作用,布局建设一批储能领域中试验证平台,强化标准支撑引领,统筹推进产品攻关和标准研制。同时,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储能商业化模式,不断拓展储能产品示范应用。

  在本次主论坛上,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政府间国际组织——IRENA,面向全球首次发布储能专题研究报告《光伏与储能助力能源转型》。

  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标准体系供给。针对当下储能行业安全标准不健全,实证检验平台缺失,难以保证储能系统的质量和安全问题,报告呼吁推进储能安全标准体系及实证平台的建立,从而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。

  在加快健全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方面,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在会上强调,重点要推进安全检测质量环保回收利用等标准的研制,加强碳足迹核算体系建设,开展储能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标准研制,建立产品碳足迹的基础数据库和实景数据库等标准配套。

  全球电池联盟执行董事英格·彼得森介绍,全球电池联盟自2017年成立以来,旨在建立从矿石开采到电池生产的电池行业监管标准,提高公众和社会对可持续性风险和影响的认知。在大会期间,联盟还展示用于建立行业内标准的“电池护照”2.0目标及试点结果。

  “该研究报告还探析各国乃至全球如何科学设定储能装机目标,引导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等关键资源集中到储能领域,以加快全球储能装机速度,保证全球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发展保持步调一致。”IRENA知识、政策与金融中心主任劳尔·阿尔法罗·佩利科指出,要在2030年实现“阿联酋共识”所设定的目标,还需要全球不断扩大在可再生能源、电网、灵活性资源和储能方面的投资。

搜索